求职问道

其他 > 首页 > 求职问道 > 正文

酒店加薪靠制度不看CPI

时间:  2011-06-03 15:14:23

  超过半数的酒店已经把年度例行调薪作为一种制度或者潜规则,而不是看CPI或依个人申请而为。加薪,对于绝大多数靠工资生活的职场中人,具有空前的诱惑和敏感。酒店HR们则坐镇各酒店中军大营,不动声色地与员工加薪的强烈愿望、CPI的不断上涨、酒店效益、绩效考核,还有大BOSS的"意思"等等一系列因素,见招拆招,破阵杀敌,打了一场几乎每年都有的"调薪鏖战"。某权威机构进行了专项调查,通过此次调查回收的3623份个人问卷及314份企业问卷,慢慢揭开了本年度调薪的神秘面纱。

  发现1:更多人得到加薪,加薪幅度逐年递增。

  调薪的参考因素虽然因酒店而异,但呈逐年递增趋势的事实,说明年度调薪的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酒店也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调节激励与竞争的杠杆。

  发现2:年度调薪渐成制度,个人申请加薪成功比例小。

  相对于其他调薪途径,酒店年度调薪在HR和个人反馈方面都以65以上的比例遥遥领先。年度调薪,已经越来越制度化,为酒店所普遍采用。调查显示,酒店年度调薪基本在年底至3月份左右,也有的酒店在年中。调薪的参考依据主要是酒店效益、员工工作业绩、职位等级、市场水平、本企业服务年限、CPI等因素,是一个合力的结果。

  随着近年来职场中人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加,个人申请加薪也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网络上到处都有高人们传授的诸如"如何向老板要高薪"之类的江湖秘籍。但从数据中我们看到,在个人反馈方面,个人申请加薪的比例为9.02,在酒店HR反馈方面,个人申请加薪的比例约为8.74,在此次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39的酒店没有个人申请加薪成功的案例,有28的酒店个人申请加薪成功的人数在加薪总人数的5以下。看来,个人申请加薪成功的比例仍然不大。

  从得到的数据看,超过半数的酒店已经把年度例行调薪作为一种制度或者潜规则,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减少了向组织沟通、申诉的成本,也减少了由此带来的诸如怕给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等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个人主动申请的惰性,这种活动因素在与相对刚性的制度的碰撞中,稍显弱势。

  发现3:CPI非调薪的主要参考因素,调薪是合力作用。

  我们曾经对因物价上涨而带来的薪资调整问题做过一期调查,个人普遍认为薪资调整应对此有所反应,而酒店HR的数据却很保守,并未打算因这种突发因素而改变调薪策略。

  时间已流去半载,当今天看到实际数据的时候,我们意识到:那些习以为常的想法和被广泛认知的假设,如今都需要重新审视。万众瞩目的物价上涨,并没有成为调薪的主要参考因素。

  调薪比例的设定,是一个合力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工作表现、酒店效益、职位等级等内部因素和市场水平等外部因素,CPI虽然是社会的热点,但拿来作为调薪参考时,酒店理智地给它降了温。作为外部突发因素的CPI上涨,权重还没有足够大,只有46.6的酒店在制定调薪计划时考虑到了CPI的因素。

  也有一部分酒店认为,物价上涨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体现在基本工资上似乎不妥,于是采取了其他的"安抚"员工的方式,比如上调餐费补助以应对食品价格的上涨。CPI作为突发因素,注定只是一个引人注目"配角":虽引人注目,却不是主要;虽是"配角",却不可缺少。[FS:PAGE]

  发现4:调薪不满,"鹰派""鸽派"两极分化。

  人的欲望似乎永无止境,加薪这种真金白银的政策,是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尤其在这个生活压力日渐增大的年代,若想博得多数人满意的一笑,更是不易。

  在3623份个人问卷中,有627人对本年度调薪表示满意,其余的近83选择了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这个数字是酒店HR不愿意承认的,但却是现实存在的。在这些也许填写问卷时仍旧带着一丝愤愤不平情绪的83的人群中,选择"跳槽"作为应对方式的占了44,2010年"金三银四"浩浩荡荡的跳槽大军中,你会找到这些"鹰派"人物决绝而英勇的身影。排在第二位的是"鸽派"人物的招牌方式——"不服气,但默默接受",约占26,他们仍旧在原来的岗位上默默工作,没有叫嚷,没有"出走",不过心中积累的怨气又增加了一分。选择"与上司沟通,提出加薪"和"自行反省,改进工作"这两种方式的人共占25,对酒店方面来说,这两种方式,应该是最值得提倡的。如果不去为"怨气"找一个出口,很难说它不会影响工作效率。这些憋闷的员工在"卧薪尝胆"后,会成为下一个离去的人。

分享:
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26-0101 (9:00-18:00)
  • 杭州总部:0571-88866108 (9:00-18:00)
  • 服务邮箱:service@veryeast.com
  • 联系我们

扫码下载最佳东方APP

扫码关注最佳东方公众号

未经veryeast.cn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 最佳东方版权所有©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