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问道

其他 > 首页 > 求职问道 > 正文

酒店人跳槽失利的四大尴尬

时间:  2011-08-02 15:28:39

  怀抱着无限憧憬和梦想的名企精英,果真离开“航母”后,才猛然意识到独驾“小舢板”搏击巨浪的剧烈颠簸,出现众多的不适应、不习惯,甚至难以忍受,又想找回过去在名牌酒店的感觉。然而这几乎不可能,于是又开始了新的逃离与漂泊。

  追寻离职名企精英的职业足迹,会发现过去他们在名牌酒店一干就是五年、八年,然而离开名牌酒店后,在每一家新酒店顶多干上一两年甚至是两三个月,给人的感觉是职业忠诚度不高。而频繁跳槽的结果,又导致职业生涯贬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细归纳,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恰恰与名企精英自身的八大优秀职业素养有关,进而表现为四大尴尬。

  第一种尴尬――光环消失

  有不少这样的名企精英,在进入普通酒店后,再也找不到在名牌酒店那种自豪的感觉。有一位某名牌酒店的三级管理人员,到了一家普通酒店,职位晋升为二级管理者,收入也比原来高许多,但他很快发现:在交际活动中,自己报上现职酒店的大名,并不怎么引起人们的关注。再回想起过去原在名牌酒店时,一说酒店“名号”,就会立即引起人们的瞩目,成为公众的焦点。而现在,只有诉说过去英雄史时,才会引起人们的一些兴趣。由此可见酒店品牌的力量。这时,他才渐渐明白:原来所有的荣光均来自名牌酒店的光环。如今自己摘下光环,却还得靠昔日光环来吸引眼球,就像再婚了还得仰仗前夫的名号,其尴尬程度可想而知。

  第二种尴尬――虚度光阴

  名牌酒店之所以能有社会瞩目的辉煌,是全体员工干出来的!这个干是真干实干。于是人们在这些名牌酒店里长期工作时,就养成了马不停蹄的忙碌习惯。一旦换了工作环境,就会立即不适应。一位某名牌酒店的三级管理人员,到了另外一家酒店任高级管理人员,工作了半年后因为实在享受不了那份清闲,而决然离开了。因为他还很年轻,正是奋斗拼搏的好年华,怎能在清闲中度尽余生?

  第三种尴尬――眼里不揉沙

  有一位服务主管,在某名牌酒店养成了极强的责任心,笃信顾客的需要高于一切,不把顾客问题解决掉,心里总是不踏实。也正是这一点,被一民企老板相中,以翻倍的薪水将其挖走,负责客户服务工作。自然,老板非常认同并支持他的工作,但他入职后才发现酒店已积重难返,虽然每个人都认为客户服务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远非这样:他自己的部门里,客户服务电话铃声持续地响,部门员工仍若无其事地闲聊不止;客户问题没有解决,员工到点儿照样下班;甚至争先恐后地离开办公室,生怕被投诉电话缠住……有些客户服务工作需要其它部门的配合,在会上一些经理都说得十分好听,但真正遇到客户的实际问题,往往推来扯去。于是他找到老板反映情况,老板也十分生气,在会上狠狠地批评。而老板又不经常在酒店里,于是他的工作更难做了。就这样,他在酒店里遭到部门内部的反对、部门之间相互制肘、领导实际支持又不力,导致客户抱怨不断,所有矛盾均指向他,日子实在难熬。于是,年仅26岁血气方刚的他在刚刚上任3个月后又匆匆辞职了。[FS:PAGE]

  第四种尴尬――水深火热

  凡是有权力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腐败。尤其是民营酒店,由于内部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和防范监管体系,甚至腐败成风。有位名牌酒店的四级经理被聘到一家民营酒店做高级主管,然而却发现酒店里存在大量吃拿卡要的现象,严重影响到酒店在供货商及众多合作商中的形象,有些人干脆和代理商、经销商串通一气损害酒店的利益,这与他过去的酒店文化迥然不同。经过深入的了解和观察,他更发现:连某些高级主管也有腐败的嫌疑……腐败在酒店内部已经成为风气,甚至成为半公开的秘密。

  于是他深感不能在这样的酒店再停留:一是怕自己被传染;二是担心酒店恶名累及自己的职业名声,所以他在进酒店4个多月后悄悄地离开了。他甚至不知道日后该不该把这段工作经历写进自己的职业简历……

  名企精英的跳槽军规

  名牌酒店的人才离开了名牌酒店,该去什么样的企业工作?当然应该是比名牌酒店更优秀的酒店,但事实上,职场跳槽却有个残酷的规律:一般情况下,越跳,酒店的规模越小、品质越低。因为,守恒原理在起作用:你是靠原来相对高品质酒店的供职经历,来换取相对较高的薪水和职位。那么,当你考虑要跳到一般酒店时,该如何面对以上困局呢?

  第一,正确评价自己。无论自己贡献多大,作为名企精英的你,都只不过是名牌酒店事业大厦中的一块砖瓦,万不可放大自己的能力。你过去头上的光环只是名牌酒店光芒的反射,正像月亮借助于太阳的光辉。如果有一天,人们感兴趣的不是你酒店的名字而是你的名字,你就真的是职场英雄了――但大多数名企精英并不具备这一实力。即便一定要离开,前提条件也是:你是否在名牌酒店干够了五年。如果不够五年,那你最好不要动,因为你还没有把名牌酒店的精髓学到,你出来也是半瓶子醋。再有,看你的年龄、学历等门票化的职业关键要素是否在职场有竞争优势,如没有,也最好先稳一稳再说。

  第二,客观评估目标行业。显然,名企精英在人才市场中很受青睐,但是否有人招手就去呢?目前,离开名牌酒店的人才,大多涌向了与该行业相关联或类似的行业,这是否好呢?这要细分。如果这个行业是处在起步阶段的成长期,当然可以去。因为,刚刚起步的成长行业,正是人才高度稀缺的时候。

  第三,全面评估目标酒店。首先,评估酒店文化。如果与现职名牌酒店的文化反差太大就不要去了。其次,评估酒店规模。如果规模相差悬殊,也会有诸多不适应。因为跳槽的名企精英多是中层经理,而中层跳槽最忌讳酒店规模跨度太大。再次,是评价酒店生命周期阶段。如果酒店是处在创业期,最好不要去,因为名企精英大多不是真正的创业型人才。

  第四,正确对待难免的失落。当你站在名牌酒店的舞台上头顶闪耀光芒的时候,你感觉到了自己的伟大,你顶到了天花板,你可以列出无数离开名牌酒店的理由,但这时你从心理上一定要准备好去承受离开名牌酒店后心理的失落,一定能够从容应对。当然这需要有个过程,而你的任务就是能够忍受这个过程,且能够尽快缩短这个过程。[FS:PAGE]

  第五,准备好适应“持久战”。在名牌酒店呆久、深受优秀文化熏陶的人如果突然跳槽,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你必然会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两个月,至少得两年!所以,名企精英们要准备接受两年以上的心理调整,在两年之内你都会对过去所在的名牌酒店怀念有加,尽管也许以前你认为它不怎么样。

  第六,学会观察和适应。每个人初到一个酒店都面临着适应环境文化的问题,如果进去以后发现文化差异比较大,自己难以忍受,怎么办?首先要学会的不是反抗,而是不反抗,学会观察和适应。不要一上来就试图改变一个酒店的文化,按自己的行为习惯来行事。即使自己是头几号权重人物,新到一个酒店你也是弱势者。应该先观察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再下手,通过兴利来达到除弊的目的。在你上任之前,如果老板信誓旦旦地鼓励你如何如何,也不要轻举妄动,毕竟酒店不全是老板一个人的。

  第七,坚信职业素养是金。虽然你离开了名牌酒店,但你在名牌酒店训练成的职业素养仍在,是职场中难得的金子。是金子就总会发光,但同时也要明白:这些良好的职业素养“发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与你原供职的名牌酒店相类似的酒店环境。

分享:
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26-0101 (9:00-18:00)
  • 杭州总部:0571-88866108 (9:00-18:00)
  • 服务邮箱:service@veryeast.com
  • 联系我们

扫码下载最佳东方APP

扫码关注最佳东方公众号

未经veryeast.cn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 最佳东方版权所有©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