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问道

其他 > 首页 > 求职问道 > 正文

卧槽法则:发现自己的“发现力”

时间:  2011-03-14 09:48:04

  观察许多毕业三个月到三年的“酒店新鲜人”,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不会懂得并遵守这种基本法则:我们不是发明家,应该学会做发现者。

  大多数毕业数年里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一直以为自己是,从自己的大脑出发,想改造职场、社会和世界――他满足于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用来概括、诠释和理解世界,然后指导自己的行动。

  更有甚者,只满足于这种“理论体系”的发明本身――只要能自圆其说,并且看起来很新颖,就止步了。至于,这套“理论”是否符合事实发展的逻辑,能否指导具体实践的行动,他就懒得去过问了。因为他不是行动家,也不愿意去行动。所以,他的理论自成体系,但是,成效却不大。因为他热衷的就是理论本身的“发明”,而不是事实逻辑的“发现”。

  于是,他做了那么多的“研究”、“结论”,写了那么多的“项目方案”、“商业计划书”,却大多空泛,而没有实际运用的价值;或者,缺乏慧眼识珠的洞察家,或者完善修补的行动者,没有把大多数的水份和泡沫挤掉,抽取出那一种行动的精华,以取得相应的成果――所以,它们的命运只能束之高阁。

  于是,毕业三年五载,他们仍然止步于在大脑中对世界的改造,却不曾真正地适应世界以改造自自己――从而真正符合成功法则地为人处事。

  其间的失误,就在于把自己当成改造世界的“发明者”,而不是学习做适应社会的“发现者”。

  作为“发明者”,总是想构想出一个庞大的体系,去理解或者诠释生活、社会和世界――就像是按照自己的假想做了一个笼子,想把世界这只鸟儿装成自己的金丝,却不知道,这是削足适履。

  作为“发现者”,却是肯腾空大脑,放低身段,去观察,却价入,却体验,却“发现”生活、社会和世界背后真正发生作用的逻辑和基本法则,从而来重塑自己的思考方式,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

  所以,重塑思考方式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从“发明者”变成“发现者”。

  发现什么?

  首先,是发现自己――集中注意力,观察自己的每一个想法,排除那些具有破坏性而保留建设性的想法,就像亚当-斯密斯所说:“我们应该关上门,把那些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利益没有好处的东西都拒之门外。”

  发现自己的“想法”,思维的特点和逻辑方式,以及其不同的成效,是很有意义。它让我们明白自己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对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有什么影响。

  其次,是发现自己的生活――在平凡中发生中不平常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平常的生活,平凡、重复得让我们自觉庸俗和沉闷,所以,一日一日如流水一样地消逝,没有任何的亮色和痕迹。所以,我们会渴望发现“奇遇”――让我们的生活有点不一样的东西。都市异能小说的畅销证明了每一个人在日趋平庸的生活中不得不接受沉闷而又不甘于接受这种沉闷的渴望。――渴望“冒险”。但事实上,“发现力”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基本能力,不是指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了“重大科学发现”的能力,而是,指的是你能从自己经历的大事小事中“发现经验”的能力,能在别人熟视无睹之处发现“奇境”的能力,能在生活的最细微末节处感觉出“历险来”的能力――就像是在草芥里能发现一个微观的宇宙,在一杯水里能亲历险恶的风波。[FS:PAGE]

  于是,“发现力”才能让我们的人生从此与从不同――没有发现力,正在发生的,无论是堵车、争吵、办公室算计,都只是恼人的琐事;有了发现力,我们就能在以一种高度的力险性体验出这些人生的甘苦……生活对于具有发现力的人来说,生活应该是一种持续不继的的教育,他能从一天的每一秒钟里每一件事情里汲取形成,从而让自己的性格在生活之流中形成,让自己的才华在不断的发现中开花结果。

  对于生活、社会和世界的“发现”也是如些――你可以选择自己千奇百怪的思考方式,但是,最后的结果只会按照一种“基本法则”做成。所以,过于热衷“发明力”的人,只不过是让自己的大脑更加花团锦簇,变得像乱麻一样而已;而生活、社会和世界的“基本法则”永远就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简单、直接和单纯。“发现力”就是要发现这种两点直线的法则:从想法、行动到做成结果之间,永远都只有一种简单而有力的方式,就是按照世界的基本法则去想去做去得到结果。

  然而,奈何的是,这世界上“发明力”的人太多,“发现力”的人太少――所以,报刊媒体充斥着对生活、社会和世界“基本法则”的“发明”,却没有真正的发现――比如无论是作者、读者还是媒体,都热衷于“XX管理心得”的发掘,对于“致富经验”的总结……却忘记了一点,这些“成功理论”、“创富体系”有多少是“亲历者说”?真正的亲历者沉默着,只是旁观者的却在喧嚣着。这世界,大多数情况都是,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乱说――包括我自己。比如,我一直都不亦乐乎地分析“中国钱:MONEY核变力的创富路径”,却有意无意地忘了,真正赚着钱的人闷声赚着自己应该赚的钱,而我,正是想赚钱没赚钱才去琢磨“钱应该这样才能赚着”――一不小心,又掉进了发明者的队伍里了。

  所以,忘掉从自己大脑出发的“发明”,而是从生活、社会和世界出发的“发现”――我们需要发现自己的“发现力”。

  如何做到呢?从读万卷书开始,到发现自己结尾――开卷有益,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发现自我。这是一个像阴阳太极内循环的圈。

  “发现力”其实就在阅读书籍(“窃取”人类的思想)和发现自我(重塑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中间还有两个最重要环节,就是阅人无数(在别人的人生中发掘经验)和行万里路(在自己的生活中历险奇境)。

  在“理论派”和“行动派”之间,“发现力”能让我们与众不同。

分享:
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26-0101 (9:00-18:00)
  • 杭州总部:0571-88866108 (9:00-18:00)
  • 服务邮箱:service@veryeast.com
  • 联系我们

扫码下载最佳东方APP

扫码关注最佳东方公众号

未经veryeast.cn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 最佳东方版权所有©2003-